五千年中华,根深叶茂,满树诗花;中国素称诗国,千年文脉再次流经杜甫草堂浣花溪,第六届中国诗歌节,由中国文旅部、中国作协、四川省人民*府、重庆市人民*府共同在此主办,十条“诗歌之旅”精品线路,经典吟诵、名作赏析、诗歌沙龙、诗歌快闪……三大类十余个子项目活动将一场诗歌盛宴隆重开启!为此,嘉陵江文学艺术院、武胜县文艺评论家协会以“新诗究竟该如何写”为主题组织部分评论家、诗人展开大讨论。参会人员纷纷发表对新诗写作的看法,现遴选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新诗探索永远在路上,我们期待着你的真知灼见!
——编者按
弘扬中华文化,写好立根诗歌
——在嘉陵江武胜诗歌论坛上的发言
创新无极限,探索永不止。
中国图像诗,起源于东汉苏伯玉妻的盘子诗,可谓国粹,具有相当的美学深度和广袤前景。作为中华子孙,我辈当大力弘扬。
中国十六行诗(十六行新格律诗、十六行新自由诗),是正在探索路上的一种新体诗歌,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汉语诗歌,我辈当戮力同心,马不停蹄,潜心打造。
中国图像诗,中国十六行诗,皆可谓之“中华立根诗歌”。对其传承、弘扬,创新、创造,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担当好这个任务。
尊敬的各位诗人、各位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认真讲好中国图像诗、中国十六行诗故事,为大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而贡献力量。
——尹才干(开当代图像诗创作之风气者,中国评协会员)
百年新诗走到大转折的关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初,武胜就打出了中国人在世界上引以为傲的中国油气勘探第一深井井。恰逢第六届中国诗歌节,适逢新诗百年,随着武胜诗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图像诗产生世界性影响,我们希望武胜文艺评论家再打一口诗学理论的井。
新诗百年,前方的路越来越窄,已来到中国新诗大转折的重要关口;百年新诗,离大众越来越远,给每一位诗人提出了天问:百年之后的新诗是以中国三千年汉诗为主体,兼收并蓄西方诗学,还是反其道而行之?
中华素称诗国,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诗歌的繁荣才是中华文化的真正繁荣。深深审视百年新诗、三千年汉诗,个人以为,中国诗坛应努力摒弃散文化主张,必须以人民大众为中心,以人民大众喜爱的内容和形式,高度重视诗歌的九重境界,即晓畅清新优美传神的语言、情景交融美妙空灵的意境、天人合一悲悯苍生的情怀、根深叶茂历代沿袭的民族性、观照人类刻绘生活的人民性、融入时代把脉时代的时代性、神韵满纸玩味不尽的艺术性、博大精深石破天惊的思想性、独一无二风格卓绝的独创性,沿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诗学道路前进,发展中国新诗,再现诗国辉煌!
——天马长嘶(当代中国豪放诗代表性诗人,著名图像诗人,省评协会员)
写人民喜爱的新诗
我觉得新诗写出来应让人读得懂,有的新诗广大读者读不懂,读后不知所云,这样的诗无论如何算不得好诗。
毛泽东、鲁迅都提倡新诗押大致的韵。无韵不成诗,新诗也应该适当押韵,反对诗歌散文化。
新诗也好,古体诗也好,必须传递正能量,坚持“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使用生动传神的好词语,让新诗为读者所喜爱。希望诗人朋友们守正创新,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杨方忠(省老年诗词创作研究会理事、省诗词协会会员、广安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县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世界格局与本土写作的美学转换
创作格局,应该指的是创作的思想层次和艺术境界。作品的优劣,或许就是对创作技巧和情感的把控。只有从格局和优劣上创作出具有“第一与唯一”的品质的作品,才好进行“世界格局与本土写作的美学转换”。而在美学上的转换,和转换之后是否仍然能够保持“美学”的东西,却又是再创作(二度创作)的事情了。
——陈宇(中国水利作协会员,省评协会员)
对新诗写作的建议
第一,提倡学习“五四新诗”。当时主要是“救亡图存”,今天则要求歌颂社会主义,歌颂人民,歌颂民族复兴,要言之有物,有节奏、有韵律。
第二,提倡学习中国传统诗词,反对“散文化”。使用诗歌语言,力求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有音乐性。符合*府的“二为”方向。
第三,在诗词刊物上开辟“评论”专栏。开展认真的诗歌评论——即“批评与议论”。拒绝单纯的“欣赏”,促进诗歌正常发展。
第四,在诗刊上开展“中华诗词改革的讨论”,为传统中华诗词寻求改革,为新体诗歌端正方向。
——*青华(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市诗词学会会员、县评协会员)
应克服当前诗界乱象
当前诗界主要存在以下乱象。一、新诗写作上的无序化、散文化突出。没有规矩,无所遵循(古典应遵循唐宋),不用韵,没有节奏感、音乐感;二、使人看不懂的朦胧诗充斥主流诗刊,作者被一些大诗人无原则地吹捧;三、小圈子写作。各自为阵,自说自话,排斥异己。
对新诗写作提出如下建议:一、新诗要遵循毛主席提出的古典与民歌结合出新诗的道路发展;二、诗要为时代、为人民歌唱;三、坚持用韵;四、语言要通俗、精炼,不生搬硬套;五、尽可能采用形象思维、比兴手法写诗。
——王龙(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县诗词学会会员、县评协会员)
新诗发展之浅见
所谓“新诗”,是指“五四”以来兴起的白话诗。那时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白话诗是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受人尊崇,一片繁荣景象。百年后的今天却走向低谷,写诗的人多,读诗的人少,晦涩难懂的多,通俗易懂的少,平庸多,精品少。
对新诗的发展,我的浅见是:任何作品首先必须做到主题好,有正能量、有时代特色。其次是语言“应该精练,大体整齐,押大体相同的韵”,这样才能朗朗上口。
我反复读了李白的《夜静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它语言流畅,情景文融,朗朗上口。仅二十个字,就细腻地表现出了游子思乡心态切切。读来童、叟、妪都能听懂。我们为什么不向先辈学习,而要故弄玄虚,晦涩难懂呢?
——毛熙伦(91岁,市诗词学会会员、县评协会员)
遵循“七个数字”,走上新诗写作的坦途
前不久,在县图书馆听县评协副主席梁晓华讲座感触很深。他提出以数学论文学,以七个数字构筑诗学体系,令人耳目一新,我深表赞成。遵循“七个数字”进行新诗写作,是一条诗歌的捷径和坦途。
晓华先生讲的“七个数字”诗学理论如下:
论诗第一个数字:1,是独一无二的意思,要求诗歌要独到、独特、独创、独绝;论诗第二个数字:3,指三字论诗:美、妙、绝;美、妙、绝是诗歌三重门,为好诗三大要素;论诗第三个数字:4,指诗有四贵:一贵意境;二贵含蓄;三贵凝练;四贵自然;也指独创性四层含义:独到、独特、独创、独绝;论诗第四个数字:9,指诗歌评价的九重标准,一是晓畅清新优美传神的语言;二是情景交融美妙空灵的意境;三是天人合一悲悯苍生的情怀;四是根深叶茂历代沿袭的民族性;五是观照人类刻绘生活的人民性;六是融入时代把脉时代的时代性;七是神韵满纸玩味不尽的艺术性;八是博大精深石破天惊的思想性;九是独一无二风格卓绝的独创性;论诗第五个数字:10,指诗歌十大忌讳,第一大忌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第二大忌诗不创新,平淡无奇;第三大忌艰深晦涩,折磨读者;第四大忌意象纷纭,意境不明;第五大忌啰嗦臃肿,不见凝练;第六大忌肤浅直白,一览无遗;第七大忌笔法呆板,毫无灵气;第八大忌刻意雕琢,失却自然;第九大忌庸俗下流,万年遗臭;第十大忌故步自封、老子天下第一;论诗第六个数字:,要求避免千人一面,应成为下笔写诗的第一件事;论诗第七个数字:,指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千篇一律,合为,是诗歌第一大忌。
聆听讲座,浮想联翩,即兴作诗一首。
赞以数学论文学
诗海深藏数学奥妙,晓华先生独家揭晓。
旁征博引古今中外,诗歌体系严密精到。
数学统领诗歌艺术,弘扬中华文化瑰宝。
高度浓缩写诗经验,数字显示作诗技巧。
七个数字诗歌钥匙,以数学论文学高妙。
提出写诗十大忌讳,九重境界诗界称道。
选诗评诗尝试打分,百思求解首诗谣。
创三字评诗美妙绝,诗歌三重门是路标。
视通万里博采众长,吞吐天地尽展怀抱!
——唐代富(市诗词学会会员、县评协会员)
舞动一方银锄,耕耘那片星光
新诗创作要秀色可餐。正如天马长嘶所言:“生命的枝丫,如果没有开满诗歌之花,生命就会掉到半价。”
如何让诗歌之花娇艳美丽?第一,要像徐志摩那样追求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第二,要恰当运用象征,比喻,排比等表达技巧;第三,要具有跳跃性,又能让读者通过想象、联想,将意境融为一体。
当然,美是外在的东西。其实,每一首诗都离不开贯穿其中的内核——思想情感。无他,则如一个胖子缺少筋骨,软弱无力,无病呻吟,如痴人说梦,喃喃自语,挺立不起来,缺乏表现力——这正是当今诗坛让人诟病的深层原因。
而在武胜这方热土上,诗人尹才干等无疑是新诗创作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他开创的图像诗,创造的十六行诗,形式新颖,引人注目,内容紧贴时代,很接地气,读者很欢迎受益,是一股诗坛里的清新之风。值得
《青年诗人》致力于挖掘、推广国内青年诗人,唯一投稿邮箱qingnianshiren
社长:梦情
主编:张培亮
执行主编:巢夫子
副主编:王中朋包磊王冰方邹相
编委:阿洋(女)王长征张妍(女)王珑钟凯彭流萍包磊张栓固王从清王春生惠晓芸(女)石祖轩李明阳冯东海王国亮杜斌程渝耿亚涛朱少熹独行逍遥生王思慧
校园委员会:方姣叶子闻
更多,期待您的加入!
主编张培亮(投稿、图书出版、诗歌交流等),青年诗人交流,欢迎大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