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天一味中草药仙鹤草,大叶大,小叶 [复制链接]

1#

#01

仙鹤草的植物基原

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AgrimoniapilosaLedeb.的干燥地上部分,虽然在植物学体系中龙牙草才是它的正名,但对我们医学生来说,仙鹤草这一名称更被我们熟知,它又叫脱力草、狼牙草等,生于溪边、路旁、草地、灌丛、林缘及疏林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药材主产于湖北、浙江、江苏等地。

古时候并没有仙鹤草这一名称,它的名称由来我们是不明确的,只是有个传说,两个进京赶考的人经过荒漠,一人流鼻血止不住,这时天上的仙鹤口中衔来的仙草帮人治好了病,仙鹤草这一名称是为了纪念这种草药,其实这只是为了解释中药名称杜撰而来罢了,也有人说是仙鹤草开花的时候,它的花序顶端生长,犹如仙鹤头部的样子,不必纠结到底怎么来的,我们只要记住它的植物形态和功效主治,并且在野外也能辨识就行了。

仙鹤草是多年生草木,最高可达一米以上。

根茎较短,基部常有1或数个地下芽,之所以叫龙牙草,来历可循,因为龙牙草秋冬季节的时候根茎会生出芽,称为“冬芽”,挖出来看可以观察到类似兽的牙齿,因此也叫狼牙草,这个冬芽入药就称为鹤草芽。

它的茎被疏柔毛及短柔毛,稀下部被疏长硬毛。

仙鹤草的叶子分布非常有特点,在野外非常容易辨识,除顶端的单片叶子外,叶柄两侧都是对称分布的,叶片的起始部几乎是没有叶柄的,大叶小叶间隔生长于叶轴两侧,大对大,小对小,整体来看呈现一种羽毛状的形态。

它的托叶是鐮形的,包裹在叶茎的起始部。

托叶的一端非常尖,边缘附有一圈儿锯齿或者裂片,但也有少数呈长卵状的托叶。

叶脉上长着很多白色柔软的绒毛。

仙鹤草是总状花序,花朵单个或2-3个生于茎顶,花序轴和花梗上都是满布柔毛,花梗长1-5毫米。

仙鹤草的花直径约6-9毫米,有五个三角卵形萼片,五片长圆形的*色花瓣。

雄蕊有5-15枚;花柱有2个,呈丝状,柱头头状。

仙鹤草的瘦果呈倒卵状圆锥形,像一个个小铃铛一样,果的外围有10条肋,先端有很多层钩刺,如满口獠牙,路过行人的衣袖裤筒皆被咬扯不放,这些粘人的小妖精们幼时直立生长,成熟时就向内靠合,但依旧不影响它们的威力,这个特点跟苍耳子、鼠粘子很相像。

瘦果的连钩刺长7-8毫米,最宽处直径约3-4毫米,大概有半个小手指甲盖那么大。花、果期5-12月。

#02

药用价值与应用方法

龙牙草的三个不同部位均可以入药,全草地上部分是主要的药用部分,而鹤草芽和龙牙草的根相对来说应用较少,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退出临床,但它们的功效我们都应该了解一下。

先来说说仙鹤草最主要的止血之功,晋代葛洪的《肘后方》中这样记载:“狼牙草茎叶治金疮出血。”因仙鹤草药性温和,故无论寒热虚实导致的血证,合理配合其他药物皆可应用,因其收敛之性,往往配伍祛瘀之品如茜草、丹皮等等,因为中医认为“离经之血即是瘀血”。而仙鹤草还具有补虚固脱的功效,所以对“气随血脱”类病证疗效甚佳。由此我们还可以想到,仙鹤草的收敛之性也可用于治疗汗证,血汗同源,能止血,就能敛汗,止痢亦然。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牙子味苦寒,主邪气热气,疥瘙恶疡痔疮,去白虫,一名狼牙。”可以得知龙牙草的冬芽具有驱虫解*的作用,临床上用来治疗绦虫病和阴道滴虫病已有诸多案例和相关研究,很难想象古人是怎么发现的鹤草芽具有杀虫之功,不知道有多少人饱受虫害,经过多少次的尝试才发现此药……

龙牙草之所以还有个别名脱力草,与它补虚的功效密不可分,名医干祖望创制了的补虚良方“三仙汤”之中就有仙鹤草这一味药,其余两味药是仙茅、仙灵脾。干老戏称之为中药中的激素,若您大体力劳动之后,浑身没劲儿,少气懒言,不妨去药店来把仙鹤草与大枣一起泡水喝,或者用仙鹤草水炖肉、喝汤、煮粥,往往可以迅速恢复体力,一身轻爽。

#03

其他应用方法

《滇南本草》云龙牙草治疗“赤白血痢”,仙鹤草的收敛、补虚之性奠定了它治疗泻利不止的功效基础,配伍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等,对急慢性肠炎都有确切疗效,如果癌症患者放化疗术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情况,可以酌情使用仙鹤草这味药,临床上更有仙鹤草肠炎胶囊的复方制剂,应用也较为广泛。

仙鹤草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含仙鹤草素、槲皮素、维生素K、鞣质等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抗炎、杀虫等作用,小编前段时间皮肤过敏,网上各种查资料,扒护肤品成分,得知仙鹤草提取物具有祛痘、淡化痘印、修护皮肤肌底的作用,另有护肝法宝——肝之清仙鹤草,这是一款以仙鹤草为主要成分的护肝配方,淘宝上是买不到滴,如果您有需要,可以让去香港的朋友去药房看看,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应用。

下面是给学医的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神农本草经》:“牙子味苦寒主邪气热气,疥瘙恶疡痔疮,去白虫,一名狼牙。”

《日华子本草》:“杀腹脏一切虫止赤白痢疾。”

《滇南本草》(整理本):“*龙尾……发热气胀赤白痢疾。”

《本草纲目拾遗》:“乳痈初起,龙芽草一两,白酒半壶煎至半杯,饱后服。初起者消成脓者且能令脓出不多。”

《图经本草》:“龙牙草生施州……根辛涩温无*……治赤白痢。”

《履巉岩本草》:“叶:治疮癣。”

《生草药性备要》:“理跌打伤,止血,散疮*。”

《百草镜》:“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跌扑吐血,血崩,痢,肠风下血。”

《植物名实图考》:“治风痰腰痛。”

《伪药条辨》:“治瘰疬。”

《现代实用中药》:“为强壮性收敛止血剂,兼有强心作用。适用于肺病咯血,肠出血,胃溃疡出血,子宫出血,齿科出血,痔血,肝脓疡等症。”

图文编辑:李楠

排版:朱昱林

校正:腾颖范琳琳

指导教师:张会永吴威魏延*

张会永

谢谢您的支持,鼓励老板赞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